救援台湾白鱼 放流食水嵙溪回娘家
记者黄采薇/综合报导
「鱼儿鱼儿水中游,游来游去乐悠悠~」被為濒临绝种保育类野生动物的「台湾白鱼」,如今仅剩不到2000尾,為还给牠们舒适的生态环境,台中市政府水利局办理「新社区大南里番社岭桥上游护岸整治工程」,也委託清华大学移置圈养台湾白鱼,於日前(9/20) 举行「台湾白鱼回娘家-认识食水嵙溪」活动,一同将復育的台湾白鱼放流。
▲台中市政府副市长(右3)林陵三与水利局长(左2)周廷彰在「台湾白鱼回娘家-认识食水嵙溪」活动,和当地的国小学童、学者们,一同将復育的台湾白鱼~放流在新社的食水嵙溪!(图/台中市政府水利局提供,下同)
▲主办单位邀请-新社、大南、崑山三所国小学童共同参与放流活动,并在食水嵙溪岸边悬吊的祈福卡上,写下对白鱼的祝福。
清华大学教授曾晴贤表示,台湾白鱼是台湾的特有种纯淡水鱼类,牠的学名為「台湾副细鯽」,又称「肉鱼」、「软骨溪哥」,於1908年為英国鱼类学者Regan在日月潭所发现,比1917年发现的樱花鉤吻鮭、还早10年发现,近1个世纪以来,牠从早期山村裡的食用鱼类,因為栖息地破坏、人类滥捕、以及颱风山区土石流等因素,成為即将濒危的鱼类。
▲「台湾白鱼」栖息地主要在新社区食水嵙溪及南投埔里,成鱼体长约10公分,特徵為侧线长且完整,生长在野溪裡悠游的牠们,喜欢栖息在水草丛。
据资料显示,原本「台湾白鱼」栖息地主要在新社区食水嵙溪及南投埔里,成鱼体长约10公分,特徵為侧线长且完整,生长在野溪裡悠游的牠们,喜欢栖息在水草丛;由於食水嵙溪的沿岸為住家和果园,為了防止淹水,当时造了水泥堤防、放置消坡块,河道却变窄、水流变快,在非野溪生存、没有水草丛附著的牠们,常因颱风或豪雨时被大水冲走。尤其,近年因气候的变迁,提高了豪雨的频率,食水嵙溪的环境让台湾白鱼的数量锐减,於2013年政府公告-食水嵙溪為「封溪护鱼」的河段。
為兼顾生态保育及防洪减灾,食水嵙溪於今年6月初完成「护岸工程」,主管机关在新社区大南里大源宫旁举行「台湾白鱼回娘家-认识食水嵙溪」活动,台中市政府官员-副市长林陵三与水利局长周廷彰,以及当地的国小学童、学者们,一同将復育的台湾白鱼放流在食水嵙溪,悠游回娘家!
林陵三表示,台湾白鱼目前估计不超过2,000尾,举行放流復育活动,兼具治水、教育、保育等重要意义,也让孩子们能深入认识台湾白鱼,他也指出,珍贵的台湾白鱼,稀有程度跟樱花鉤吻鮭相同,為了落实生态保育,对於新社地区未来的观光发展也有帮助。
▲主管机关在施工时,採用预铸基础吊装、生态工法块石护岸,依照台湾白鱼的习性,设置「鱼穴」生物躲藏空间。
周廷彰表示:「治水、保育共存共荣!」,番社岭桥上游段很易淹水,损坏的堤岸急需修復,為确保白鱼的生态环境,台中市水利局完工的「新社区大南里番社岭桥上游护岸整治工程」,因為食水嵙溪為二级保育动物「台湾白鱼」的主要栖地,结合生态保育的工程,亦入围今年行政院公共工程金质奖。
為了让復育台湾白鱼、以及护岸工程一同进行,周廷彰指出,台中市水利局委託了白冷圳水流域发展协会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等团队,将台湾白鱼移到食水嵙溪支流-番仔埤溪旁圈养照顾,施工採用生态工法块石护岸,并依照牠们的习性,设置「鱼穴」生物躲藏空间,让水草、螃蟹、鸟类及浮游类生物也能繁殖,而治水工程与生态保育也能共生!
(资讯由台中市政府新闻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