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老鹰想飞”呼吁保育台湾土地环境
黑鸢俗称老鹰是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喜欢掠食小动物、捡拾动物尸体、肉块,过去曾是台湾农田常见的猛禽,但屏东科技大学鸟类研究室推估,目前黑鸢的族群数可能只剩约300到500只,列为二级珍贵稀有保育类动物。
梁皆得导演随着有'老鹰先生'称号的沈振中,从基隆外木山一带耗费20余年,拍摄了一部《老鹰想飞》生态纪录片。纪录片指出,沈振中本是一名生物老师,他在1992年初在基隆外木山遇见一群老鹰,看着它们因猎捕和栖地破坏而凋零,感念之下遂于隔年辞去教职,并创立基隆市野鸟学会,全心投入黑鸢调查研究、保育及推广的工作。
《老鹰想飞》除了让民众思考黑鸢数量减少的原因,以及台湾环境面临的许多问题外,它更是一部描述沈振中先生与黑鸢之间亲密情感的故事,希望观众能够正视人类与台湾这片土地的依存关系,除了环境开发等因素,现行农法为避免作物遭受鸟食、虫害,普遍有喷洒农药的习惯,小型动物因农药而亡,老鹰再啄食这些尸体,导致老鹰体内毒素累积、死亡,更是老鹰族群下降的一大肇因。
此外,台湾另一端的屏东,守护黑鸢的行动也如火如荼上演着,屏东科技大学研究人员2013年到乡间红豆田进行调查,发现在18公顷的田区内竟有超过3000只鸟类尸体,经调查是因农民为避免农作遭受鸟袭,使用杀虫剂「加保扶」,而黑鸢食用这些被毒杀的鸟类,势必造成族群量下降。
屏东科技大学因此与相关单位合作,推动黑鸢牌红豆,希望民众购买生产过程中不施加农药的友善耕作红豆,虽然价格稍贵,但共同为保育黑鸢出一份心力。新北市政府农业局长李玟也表示,「现行推动有机农业及绿色保育标章等友善农法的验证,都是为了让农友在兼顾收成之余,还能够替环境保护与生态保育出一份心力。
李玟也说,近来也积极推动亲子食农教育,也是为了让民众更加了解生活与自然、土地的关系,避免人类遇到像黑鸢一样的窘境。他鼓励大家欣赏《老鹰想飞》这部影片,一起思考如何替自己、下一代保留美好的环境,而不是让美好仅存于记忆和影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