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狗屋宠物店

因宠物叫声扰民引发的惨案,宠物扰民应该怎么办?

发表于:2024-11-23 作者:酷狗屋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23日,语言的交流,是为打开思想的大门……宁波高新公安通报称,浙江宁波高新区发生一起因宠物叫声扰民而引发的杀人悲剧。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与宠物为伴,养一个宠物,既是丰富生活的方法,也是个人的权利。但同时,宠

语言的交流,是为打开思想的大门……

宁波高新公安通报称,浙江宁波高新区发生一起因宠物叫声扰民而引发的杀人悲剧。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与宠物为伴,养一个宠物,既是丰富生活的方法,也是个人的权利。但同时,宠物毕竟不是人,并不总是受到人的控制,难免出现扰民的现象,但又不能堵住宠物的嘴,有没有办法两全其美?本报邀请著名学者、北京国际大中城市社区建设比较研究中心主任于燕燕,寻找解决宠物扰民之道。

三大困扰,有些还很危险

北京晨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宠物,这其实也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证明,倘若连自己的温饱都无法保证,也就不会有养宠物的心思。从这个角度看,养宠物也是一件好事。不过怎样预防好事变成坏事,是一个大问题。尤其在城市里,绝大多数人住在楼房里,两家人其实就隔着一堵墙而已,狗叫猫闹,很容易影响别人。

于燕燕:我们已经有一些相关的规定,比如城区里不许养大型犬等,但有些问题依然存在,小型犬、猫等,也可能半夜扰民,有人说那是隔音不好,但实际上,两家人离得这么近,隔音再好,也不可能完全隔绝所有的声音。其实,声音扰民还不是宠物扰民唯一的形式,还有其他的形式,比如宠物伤人、随地大小便等。

北京晨报:比如宠物伤人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比叫声扰民容易解决,这些年来,各地都在呼吁遛狗拴绳的问题,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出台规定,遛狗必须拴绳。

于燕燕:问题在于,这些规定未必都能得到执行,有些人明知道有规定,但就是不执行,他们总说,我们家的狗不咬人,但人毕竟不可能完全弄懂狗的心思,谁知道它什么时候突然就发脾气呢?我就有过这样的遭遇,大概十年前,我带着孩子在小区里走,迎面来了一只小狗,它一直盯着我们看,我就觉得不对劲,赶紧把孩子抱起来,随即那只小狗就咬了我的小腿。此外还有粪便的问题,有的人把粪便收集起来,随手就扔到垃圾箱,这还算是文明的,不文明的,干脆放任不管,尤其是夜里,到处都是粪便,很多主人根本就不愿意动一下手收拾一下。

惩罚缺位,规定难以执行

北京晨报:为了应对宠物带来的问题,各个地方其实已经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规定遛狗必须拴绳,比如规定主人必须收拾宠物粪便等,这些措施一旦出台,往往引来一片叫好,但在具体的执行中,却总是困难重重,原本不拴绳的,还是不拴,原本不收拾粪便的,还是不收拾。

于燕燕:宠物的问题,不是个例,也不是偶然,而是长久积累而成的必然,一直以来都难以解决。我觉得,根本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我们确实已经有了一些法律法规、或者地方甚至社区中的规定,但往往缺乏惩罚的措施。规定遛狗必须拴绳,但不拴绳怎么办?没办法处罚。所以,我觉得,应该有一套完整且严厉的监督机制,违反规定的,必须要处罚。这样,治理才有意义。

北京晨报:如果要制定惩罚机制,可能要考虑到动物扰民的特殊性问题。虽然宠物是人养的,但影响他人的毕竟是动物,而不是主人。如果对动物施加惩罚,显然并不合适,这等于把动物和人等同了,如果要惩罚主人,可能就有一个度的问题。同样是半夜扰民,人弹琴唱歌扰民,和犬吠扰民,惩罚方式应该是不同的。

于燕燕: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习惯建立需要过程,一下子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执行上就很难保障,人们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很容易引发抵制心理,所以应该循序渐进,比如用十年时间,一步步加大惩罚力度。另一个就是惩罚方式的问题,首先可以要求主人采取措施,比如制止宠物半夜大叫,遛狗的时候必须拴绳等,如果三番五次扰民,主人却制止不了,那就要把宠物送走,主人不肯,那就可以要求主人搬走。

权利责任,是天平的两端

北京晨报:宠物扰民,应该是在当代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的,可以说是新问题。但同时,人们对宠物扰民的问题越来越重视,这其实也是一种权利意识的觉醒,重视自身生活的质量,也重视个人在自家的合法权益。尤其是法律本身对邻里关系已经有相对完善的规定,所以,伸张权益其实不算难,难的是怎样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式。不受打扰是每个人的权益,但同时,养宠物也是个人权益,平衡两者恐怕才是最难的。

于燕燕: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如果某个人养的宠物总是乱叫扰民,邻居反映特别大,反复投诉,执法部门可能就会上门,把宠物强行带走,送到专业的宠物训练机构,训练好了再送回来。这就和人一样,有的国家规定,多少岁以下的孩子,不能单独留在家里,如果父母不负责任,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邻居可能就会报警,社工会来把孩子带走照顾,如果同样的事情反复发生,甚至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剥夺父母的监护权,暂时把孩子交给别人照顾,父母可能觉得,孩子在别人家肯定不如在自己家过得好,但那又怎样呢?人家不会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

北京晨报:社区中的自我管理和监督很重要,宠物扰民,邻居会报警,孩子没人管,邻居也会报警,等于在社区中,每个人都有责任意识,敦促社区中的人,按照更好的方式生活。

于燕燕:对宠物的管理是否文明,也是社会文明的一部分。这是需要多方面共同作用的,要有完善的规则,也要有责任意识,现在我们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好,但相应的,也应该有责任意识。在社区中生活,每个人都有权利生活得更好,同样的,每个人也有责任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大家都不管,谁来管呢?

解决之道,要有规则意识

北京晨报:一份名为《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的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城镇猫狗数量达9149万只,这么庞大的宠物数量,管理的压力不言而喻。而且,宠物毕竟不是人,花费庞大的人力物力,去管理宠物,可能也会有人觉得不划算。

于燕燕:其实解决宠物扰民的问题,不仅是宠物管理的需求,也是人本身的需求,它涉及到居民的权益问题,每个人都希望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居住,如果半夜总有狗叫,影响的是人。这还是小事,更大的问题是,许多宠物饲养者,根本没有免疫的意识,有多少人每年都会给宠物打防疫针呢?我们有这么多宠物,一旦出现通过宠物传染的疾病,就非常麻烦。那时候,大家都把宠物扔到外面,怎么办?所以必须严格管理。我记得深圳有一个社区,他们对不敬老、不养老的居民,采取紧盯的措施,天天有人站在他们家门口,敦促他敬老、养老。这虽然是对人的措施,但我想其实也可以借鉴。

北京晨报:对宠物主人来说,要管住自家的猫狗,不在半夜乱叫,似乎也不太容易。那些善解人意、容易驯服的宠物毕竟是少数,有时候,主人自己也很烦,但没有好的办法,这可能是宠物管理中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

于燕燕:其实并非如此,人对宠物是有办法的。有的人善于训练宠物,可以把宠物驯养得很乖,当然也有人不会训练,但没关系,社会上有很多专门训练宠物的机构,在一些发达国家有专门训练宠物的公共机构,我们国家还没有,但有很多商业化的机构,他们完全可以把宠物驯好,让它按照人的规则行事。

一个大都市的变迁

在北京生活了三十多年,眼看着北京在短短的时间里变成一个大都市,城市在变大,建筑在变高,街道在变宽,人在变多,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

北京的大,有物理上的大,生活在这里的人,很少有人能了解这个城市每一个区域的特点,一个区,可能就和一个二三线的城市差不多,从城南到城北,坐地铁可能也需要一两个小时。街道也很宽,过一个路口,有时候要等很久……

说起北京,人们更容易想到的是,这里历史悠久,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名胜古迹很多,这也是北京的魅力之一,故宫、长城、颐和园这些古典而恢弘的建筑当然是重中之重,但数量众多的名人故居、文化遗迹也不可忽视。更重要的是,千年的文化积累,在这里留下了太多的痕迹,风俗民情、衣食住行,这些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其实也蕴含着这个城市独特的风格。那些并不宽敞但却幽深的胡同,那些胡同里随处可闻的北京话,是历史留给这个城市最重要的财富之一。

北京有最丰富的文化资源,许许多多的大学、博物馆等在这里集中,吸引着无数学子、教师、研究者,这是其他任何城市所不能比的。当然还有散落在街道、小巷子里的旧书摊,也是我们这些人最爱去的地方。

有历史的厚重,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同时,北京也不乏现代化的特征,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把这座庞大的城市联系在一起,尽管仍有路途遥远、交通拥堵等大城市共同的问题,但其实也说明它并不是故步自封的,并没有在现代化的大潮里落后,反而远远走在前面。

这里有现代化的建筑,如鸟巢、水立方等,并不逊色于其他现代化的大都市,也有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快递、共享、网络点餐……

北京是厚重的,是古典的,但同时也是现代化的,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形成了北京独特的文化,人们可以寻找一个具有古典风格的胡同,逛上半天,找个老北京风味的饭店,吃一碗炸酱面,然后用手机付款;也可以在古香古色的商店里,买到最时尚的商品。或许这就是北京吧,它是多元的,也是丰富的。

不过,也有一些事情值得担忧,比如旧书摊变少了,大商场变多了,小饭馆变少了,商场里的大排档却变多了,胡同里聊天的人变少了,街上来去匆匆的人变多了……

这或许是古典和现代融合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遗憾,这种变化,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来说,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但我想,大都市其实并不一定排斥古典的生活,有时候,我们可以不必那么匆匆忙忙,不妨让自己慢下来,找一天时间,去逛逛胡同,在大街上慢慢散步,寻找那些在现代化里渐渐变少的东西。

0